脚气分三种!对症用药指南一篇看懂
作者: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http://www.rcfxg.com/ 来源:苏州皮肤科医院 时间:2025-06-10
在线咨询
脚气(足癣)是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,由皮肤癣菌侵犯足部皮肤引发。根据皮损特点,脚气可分为水疱型、糜烂型、鳞屑角化型三种类型,不同类型症状差异显著,治疗策略也需“量体裁衣”。
水疱型脚气:瘙痒难耐的“隐形炸弹”
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、足底,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水疱,疱壁厚且不易破溃,疱液清澈,常成群或散在分布。患者常因剧烈瘙痒反复搔抓,导致水疱破裂后形成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,易继发细菌感染。治疗需选用渗透性强的抗真菌药物,如联苯苄唑乳膏、酮康唑乳膏,每日1-2次涂抹于患处,疗程持续4周。若水疱密集,可先用3%硼酸溶液湿敷,待干燥后再用药。
糜烂型脚气:潮湿环境下的“温床”
糜烂型脚气多见于趾缝间,因局部皮肤浸渍发白,表皮松软易剥离,露出潮红糜烂面,伴渗液及恶臭。此类型与足部多汗、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密切相关。治疗需先收敛干燥,可先用1: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,每日1次,待渗液减少后,改用硝酸咪康唑散剂或克霉唑溶液外涂,抑制真菌繁殖。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,防止加重糜烂。
鳞屑角化型脚气:顽固难愈的“厚甲”
鳞屑角化型脚气以足跟、足缘皮肤增厚、粗糙、脱屑为特征,严重者皲裂出血,冬季加重。此类型因角质层过厚,药物难以渗透,治疗需联合软化角质与抗真菌药物。可先用10%水杨酸软膏软化角质,20分钟后洗净,再涂抹特比萘芬乳膏或环吡酮胺乳膏,每日2次,疗程延长至6-8周。顽固病例可口服抗真菌药(如伊曲康唑胶囊),但需监测肝功能。
混合型脚气与预防复发
部分患者为混合型脚气,需分阶段治疗。初期以控制急性症状为主,后期针对残留皮损巩固治疗。预防复发需保持足部干燥,每日更换鞋袜,鞋内可撒抗真菌粉剂;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、洗脚盆;公共场所(如游泳池、浴室)尽量穿拖鞋。若家庭成员有脚气,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若足部皮肤出现水疱、糜烂或脱屑,切勿自行挑破或撕扯皮屑。避免使用酒精、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,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。日常选择透气鞋袜,保持足部干爽,防止真菌卷土重来。